不是所有专业都有学硕和专硕,有的专业只有学硕,有的专业只有专硕,比如哲学、西方经济学只有学硕没有专硕。财经类专硕只有金融、会计、税务、国际商务、资产评估、审计等,其余都是学硕。
首先在含金量上,学硕的含金量高,是老师的亲学生,面试也更受用人单位偏爱,社会认可度更高,每年的报名人数上学硕也比专硕人数多。
研究方向上也有区别,学硕以学术研究为导向,主要培养大学老师或者研究型人才,而专硕主要偏向实践水平,培养学生专业上的技术人才,这一方面也是学生重要考虑的问题。
从工作性质上来说,学硕不会要求工作经验,只要符合条件随时可以报考,但是专硕的部分岗位要求有工作经验,因为是从实际出发,需要学生有自己的见解。
这方面是学生考虑的原因,专硕需要工作经验,就要专业对口,但是学硕不仅随时报考还能跨专业报考,重新选择学习方向。
学术型硕士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统考)完全是严进宽出的代表。据了解,一些名校热门专业的录取比例甚至为70:1。
而一些二流学校的冷门专业却年年招不满。因此,入学难度取决于考生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自行选择。这两大国家级别考试的专业考试,是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不同专业的入学难度各不相同,热门专业相对难一些。此外,“联考”和“统考”的难度也不一样,由于“统考”考生远多于“联考”考生,考试竞争激烈程度自然也大。不过,“联考”的考试虽容易,但录取时更看重申请者的工作背景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