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不二战会不会后悔,与考生选择考研的目的有关,如果考生是为了找到一份更好地工作,可以在一战后尝试着找工作;如果考生想要做科研,还是选择二战比较好。当然还要再结合考生的分数来看,距离自己理想院校分数差距小的考生,可以选择二战考研。
这里也要建议小伙伴们,如果过了国家线,要积极地参与调剂。不要觉得调剂的院校不好,无法完成自己的名校梦,但是进入职场后,学历只是一个门槛,很多时候在乎的不是你是什么学校,而是你是不是研究生。如果可以调剂千万不要放弃。
从结果来看,身边二战上岸的很多,二战还是失败的也很多。有的人终于撞穿了南墙,有的人满头的包。我希望每一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上岸,但我们也要正视失败,在决定到底要不要二战之前,一定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首先,备考方面经验丰富。
二战考生对各科所有知识点的熟练程度及考试范围和难度都有一定的经验,对市面上夸张的广告、“考研宝典”、“名师效应”等非常理智。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对于弱科报辅导班也更知道自己需要的是走心、负责、科学的教学体系。
第二,择校方面有的放矢。
二战考生为了保证最后的录取,在择校方面会略微保守,或是坚持初始的目标,或是选择更保险的院校,一方面保证专业课的质量和提分,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使起点更高;另一方面目标坚定可以让心态更加坚定,对于复试尤其面试环节,清晰的表达更容易获取老师的好感。
第三,备考时间方面更充裕。
相比较大三上课实习忙碌的生活,二战考生有足够的时间复习,毕设、毕业不会影响太久,在职考研的同学衡量好工作与考研的关系与时间,复习时间也是够够的。针对大部分没有收入来源的二战考生,食宿方面经济的紧缺是一项困难,不过相对来说较容易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