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取中国药科大学的研究生总体难度有点高。考研难易主要看招生单位所处的地域、名气、排名等,因为报考生源不同。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特别是大城市的重点大学都难考,而非重点大学则相对好考。中国药科大学是211高校,所在城市位于江苏。
专业名称 | 推免生数 | 专业复试线 | 报考人数 | 录取统考生人数 | 报录比 |
思想政治教育 | 0 | 国家线 | 8 | 5 | 1.60 |
化学 | 1 | 325 | 40 | 6 | 6.67 |
生物学 | 2 | 305 | 97 | 22 | 4.41 |
生物医学工程 | 1 | 国家线 | 2 | 2 | 1.00 |
生物化工 | 0 | 国家线 | 7 | 2 | 3.50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2 | 国家线 | 40 | 17 | 2.35 |
药物化学 | 37 | 340 | 360 | 46 | 7.83 |
药剂学 | 28 | 335 | 239 | 30 | 7.97 |
生药学 | 19 | 294 | 134 | 27 | 4.96 |
药物分析学 | 32 | 321 | 260 | 34 | 7.65 |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 21 | 国家线 | 237 | 60 | 3.95 |
药理学 | 21 | 313 | 339 | 58 | 5.84 |
制药工程学 | 5 | 301 | 57 | 12 | 4.75 |
社会与管理药学 | 19 | 336 | 84 | 13 | 6.46 |
药物生物信息学 | 3 | 0 | 5 | 1 | 5.00 |
海洋药物学 | 1 | 国家线 | 12 | 3 | 4.00 |
临床药学 | 6 | 331 | 79 | 7 | 11.29 |
药物代谢动力学 | 13 | 国家线 | 50 | 15 | 3.33 |
药学信息学 | 4 | 324 | 13 | 3 | 4.33 |
药物经济学 | 8 | 337 | 37 | 12 | 3.08 |
天然药物化学 | 14 | 328 | 101 | 14 | 7.21 |
中药化学 | 6 | 国家线 | 46 | 18 | 2.56 |
中药生物技术学 | 0 | 1 | 3 | 0.33 | |
中药药理学 | 2 | 国家线 | 49 | 16 | 3.06 |
中药制剂学 | 7 | 323 | 87 | 9 | 9.67 |
中药分析学 | 2 | 303 | 19 | 2 | 9.50 |
中药资源学 | 1 | 国家线 | 14 | 3 | 4.67 |
企业管理 | 8 | 国家线 | 24 | 6 | 4.00 |
药学(专业学位) | 14 | 国家线 | 142 | 186 | 0.76 |
中药学(专业学位) | 2 | 国家线 | 31 | 35 | 0.89 |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 39 | 不招统考 |
一,首先考虑自身因素,慎重考虑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周围环境和支持力度等等。如果学习能力比较强,学习毅力比较好,或者说希望上更好的平台,当然还是选择层次高的院校。对自己要有清楚的认识,然后,为自己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找到一群可以一起坚持,一起努力的人。
二,选择学校,这里可能学会确定学校层次了,学校可以分为c9,其余985加上强势211,其余211,重点一本和普一等等。其次就是学科评估,就要看专业的学科评估。拿药大来讲,药大在其余211里面,但是药大的药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里面是a ,仅次于协和。院校层次之外,还需要考虑院校位置,院校排名,院校报录比,院校录取人数等等,院校位置决定发展能力,排名决定国内学校实力,报录比决定该专业的竞争力,录取人数也一定程度决定上岸可能性。
三,选择专业,如果不是真的不喜欢本科专业或者觉得没前途,尽量不要跨考,甚至三跨。跨考确实难度很大,但也不是没有跨考成功的(我一个同学去年药科跨考上南大法学了),但就拿药大而言,专业选择其实跨度不是很大,本身大部分考研都是考710,如果在准备710初试,在未报名之前还是能更改同样考710的方向的。